注册制改革如何走深走实?证监会重磅定音:下一步这样干

最新信息

注册制改革如何走深走实?证监会重磅定音:下一步这样干
2024-01-19 23:07:00
注册制改革如何走深走实?1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4年来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会议期间,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就注册制改革以来市场关注重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监管制度、退市情况、融资融券和减持等新规成效以及投资端、融资端改革进展等。
  中国证监会综合业务司主要负责人周小舟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依法全面加强从严监管,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
  坚持全面从严监管理念,严把IPO入口关
  周小舟指出,注册制改革以来,证监会始终秉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的理念,并贯穿于资本市场监管的全链条各环节。在事前,坚持质量优先,强化发行监管,严把IPO入口关。包括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据其介绍,注册制改革以来,证监会已对从事投行业务的69家证券公司、381名责任人采取了监管措施,特别是对问题严重的5家证券公司暂停保荐业务,对55名从业人员认定为不适当人选,行业机构合规意识明显增强。
  周小舟还表示,在事中事后,加强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接续实施两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深入开展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财务造假、违规占用担保等突出问题,取得积极成效。我们还正在推动建立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持续加大违法成本。同时,建立健全中国特色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
  据了解,注册制改革以来,证监会查办各类案件近1900件,向公安移送涉嫌证券期货犯罪案件近600件,坚决查处康美、康得新、紫晶存储、泽达易盛等一批大要案,向市场传递了“零容忍”净化市场生态的强烈信号,监管震慑力明显增强。
  退市改革核心是坚持“应退尽退”,并不是退得越多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面实行注册制,A股常态化退市逐步形成。但也有市场观点认为,A股退市率不高。对此,中国证监会上市司司长郭瑞明指出,证监会也关注到市场上“A股退市率不高”的观点。
  郭瑞明强调,退市改革的核心是坚持“应退尽退”,在退得下的同时还要退得稳,也并不是退得越多越好。以美国为代表的境外市场退市是以私有化、被其他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为主,是自愿退市为主,有些市场自愿退市占总退市比例超过90%,真正强制退市的比例也不高。这些公司退市是自身公司战略考量,主动作出的市场化选择。A股强制退市的公司不少,但重组退市、主动退市案例大幅度少于境外市场。
  数据显示,改革3年来,共有127家公司退市,其中104家强制退市,强制退市数量是改革以前10年的近3倍。呈现两个特点:一是面值退市显著增多;二是重大违法类退市增多,去年8家公司因达到重大违法标准进入退市程序。
  “这些公司的退市带动中介履职、投资理念、市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符合改革预期。”郭瑞明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包括继续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严格执行退市规则、坚决防止“一退了之”。
  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把关,5年来撤回和否决比例近四成
  注册制下的IPO监管情况如何?中国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指出,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把关。“可以说,发行监管更加严格,对IPO企业的质量要求更高。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和交易所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出发,持续向市场传导从严监管理念,申报企业和中介机构都切身感受到责任和压力。”
  据其介绍,试点注册制5年来审结的1000多家企业中,撤回和否决比例近四成,坚决把“带病闯关”和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挡在市场大门之外。
  严伯进表示,注册制一大变化是更加透明化阳光化,市场行为以及审核的程序、规则、结果都是公开的。这既有利于约束市场行为,也有利于增强发行监管效果。
  两融新规落实效果符合预期,融券余额较之前降幅达23.4%
  就融资融券新规实施效果而言,中国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表示,融资融券制度推出10余年来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在促进价格发现、平抑市场波动、抑制“炒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前期限售股出借融券问题引发市场关注,为维护市场公平,打击各类不当套利行为,证监会加大了对限售股出借融券的监管力度。2023年10月,发布通知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管计划出借证券,并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总体看,政策落实效果符合预期。”申兵表示,截至目前,融券余额较新规实施之初降幅达23.4%;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更大,达到35.7%。此外,新规发布后存在高管战略投资者的新股上市,上市初期均未发生出借,说明新规的落实效果是良好的。
  减持新规持续发力,沪深近2300家公司控股股东减持受到限制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郭瑞明也就减持新规效果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在他看来,减持制度关系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制度设计的逻辑是严控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包括各种绕道减持;对各类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股份减持,实施了差异化的政策。
  2023年8月,证监会在充分听取市场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要求破发、破净或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9月26日,两所发布配套业务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执行口径。
  “总体看,我国市场的股份减持制度相比境外市场更严。按当前指标测算,沪深共有近2300家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受到限制。一些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还主动终止减持计划。”郭瑞明表示,对于各类违规减持,证监会及时责令改正,相关主体主动购回并向上市公司上缴价差收益;情节严重的,依法处罚,维护了减持制度的严肃性。
  坚持融资端与投资端动态平衡,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
  如何促进融资端与投资端平衡发展,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申兵对此进行了阐述。他表示,证监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融资端与投资端动态平衡,2019年启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后,证监会在保持IPO常态化的同时,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积极培育主动稳定的长期投资力量。
  从融资端看,近五年A股IPO总额2.2万亿元,再融资总额3.8万亿元,合计融资总额约6万亿元。从投资端看,证监会加强投资端建设,积极推动各类投资者加大对A股市场的投资力度。
  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养老金、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6.4万亿元增长至15.9万亿元,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从17%提升至23%。权益类基金从2.3万亿元增长至7万亿元,占公募基金规模比例从18%提升至26%。北上资金持A股流通市值从0.7万亿元增长至2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10.8万亿元增长至22.1万亿元。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总体保持平衡发展。与此同时,投资者回报持续增强。近五年A股累计分红8.4万亿元,分红金额超过当期融资额;公募基金累计盈利2万亿元,分红2.2万亿元。我们不存在只重视融资,不重视投资。
  申兵指出,在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的新阶段,证监会将全面对标对表中央金融工作会精神,进一步确立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市场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持续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投资者长期回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注册制改革如何走深走实?证监会重磅定音:下一步这样干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